(一)、漂流
1.多帶套衣服:漂流不可避免會“濕身”,上岸后沒有干衣服換是很難受的。參加漂流不要穿皮鞋,平底拖鞋、塑料涼鞋和旅游鞋都可以。壞天氣水上冷,好天氣水上曬,要注意防寒防曬,太名貴的服裝鞋帽最好不要用于漂流。
2.上筏只帶飲用水,手機、傳呼、證件和現金……怕水的東西都不要帶。
3.做父母須知:太小的孩子不要漂,會游泳也不行。山中河道情況復雜,到處是急流險灘,不懂事的孩子在船上亂動很危險。
4.漂流過程中,一定要聽從船工或護漂員的指揮。漂流時莫做危險動作,保持平穩、避免沖撞。一般來說,無論是河道漂流還是高山峽谷的溪水賽道都是比較安全的,游客只要不自作主張隨便下船、不互相打鬧、不主動去抓水中的漂浮物和岸邊的草木石頭,漂流筏不會翻。
5.萬一不小心落入水中,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救生衣的浮力足以將人托浮在水面上,有劃槳漂流的,同伴應當伸出劃槳讓落水者攀抓,無劃槳的就要穩定船身拉住護手帶攀爬上船。若落水者離橡皮筏較遠時,要想辦法上岸或停留在石頭的背水面,因為迎水面水流強且容易被橡皮艇撞到。
(二)、登山
1.登山前應先檢查身體。尤其是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要做全面身體檢查,以免發生意外。
2.事先了解好登山路線,計劃好休息和進餐地點,最好有熟人帶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亂闖。
3.對山上的氣候特點應有所了解,爭取在登山前得到可靠的天氣預報。帶好衣物早晚御寒,防止感冒。
4.休息時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和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領,不要脫衣摘帽,以防傷風受寒。
5.在登山之前做一些熱身運動是很必要的,登山時思想要沉著,動作要緩慢。尤其是老年人和體弱的人更要注意這一點,走半小時就休息10分鐘,避免過度疲勞。
6.登山不是為了競爭,只是為了健身或游樂。因此要不計速度,只求逍遙。或沿石級扶梯,或尋林蔭小路,緩慢而行,觀風景,覽古跡,邊談邊游,妙趣橫生。
7.要盡量少帶行李,輕裝前進。對于老年人來說,應帶手杖,既省體力,又有利于安全。在陡坡行走時,最好走“之”字形路線攀登,這樣可減低坡度。
8.向上攀登時,在每一步中都有意增添一些彈跳動作,不僅省力,還會使人顯得精神,充滿活力。
9.下山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這樣會使膝蓋和腿部肌肉感受過重的張力,而使膝關節受傷或肌肉拉傷。
10.在登山時,還要時時預防腰腿扭傷,因此,在每次休息時,都要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
(三)、水上運動
1.參加水上活動宜結伴同行,需事先了解活動場地是否合法以及各項器材的使用操作,請聽從專業教練指導。浮潛裝備不能替代游泳能力,不會游泳的客人,請不要嘗試。
2.請事先了解地形、潮汐、海流、風向、溫度、出入口等因素,如上述因素不適合水上活動,不要勉強參加。
3.參加特殊的活動行程,請嚴格遵守穿救生衣的規定,且應全程穿著,如活動場地或教練未提供救生衣,則應主動要求。4.乘坐游艇及水上摩托車,不得跨越安全海域,游客亦不能在水上摩托車、快艇、拖曳傘等水上活動范圍區內游泳。
5.注意活動區域的安全標示、救援設備及救生人員的設置地點。
6.應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心臟病、高血壓、感冒、發燒或醉酒的客人,不能參加水上活動,感覺身體疲倦、寒冷時,應立即離水上岸。
7.避免長時間浸在水中或曝曬在陽光下,不能長時間閉氣潛水以免造成暈眩發生意外;潛入水里時需使用耳塞,以防水壓沖擊耳膜造成傷害。浮潛時應攜帶漂浮裝備,切勿讓頭部先入水。
8.乘坐游艇前應先了解游艇的載客量,如有超載應予拒乘,搭乘時不要集中在甲板一側,以免船身失去平衡。
9.對于旅行社安排的行程之外的各種水上活動,參加前應謹慎評估其安全性及自身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
(四)、空中項目
熱氣球、高空跳傘、滑翔跳傘活動風險防范
1.一天中太陽剛剛升起時或太陽下山前一、二個小時,是熱氣球飛行的最佳時間,因為此時的風通常很平靜,氣流也很穩定。大風、大霧都不利于熱氣球的飛行。按照規定,風速小于6米/秒,能見度大于1.5公里,而且飛行空域內無降水,才可以自由飛。
2.滑翔傘等初學者的練習,應避免在山坡,最好是在沒有障礙物,寬廣的平地開練習比較好;傘型不要任意改造,制造商對其所販賣的傘型有所改適的話,會由其自已的試飛員來做試驗;初到一個場地飛行時,要向當地的飛行員請教,聽聽他們的意見。另外,當地氣象有關資料的獲得也是很重要的。在越野飛行前,應該盡可能在出發時和場地負責人或所屬隊長聯絡。
3.直升飛機飛行前要確認整個飛行控制系統正常,冬季飛行,要確認旋轉斜盤、液壓伺服閥、各鉸鏈及U形夾未凍結。
發生事故緊急處理方案:
1.去除傷員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2.立即處理危及生命的問題,針對呼吸心跳驟停及致命的外出血,給予心肺復蘇及恰當的止血方法救治。
3.復合傷要求平仰臥位,保持呼吸道暢通,解開衣領扣。
4.周圍血管傷,壓迫傷部以上動脈干至骨骼。直接在傷口上放置厚敷料,繃帶加壓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響肢體血循環為宜,常有效。當上述方法無效時可慎用止血帶,原則上盡量縮短使用時間,一般以不超過1小時為宜,做好標記,注明上止血帶時間。
5.立即撥打急救電話120,快速平穩地送醫院救治。在搬運和轉送過程中,頸部和軀干不能前屈或扭轉,而應使脊柱伸直,絕對禁止一個抬肩一個抬腿的搬法,以免發生或加重截癱。
6.骨折處理:詳細、認真檢查,確定骨折部位,對閉合性骨折應用夾板或康能氣墊固定以減輕疼痛、防止繼發性損傷,對開放性骨折外露斷端不要復位,只作消毒敷料創面包扎,疑似或確診脊柱及骨盆骨折者,應盡量使身體處于同一水平固定于鏟擔架上搬運,禁止彎腰和抬腿,以免損傷脊髓,造成癱瘓。活動性出血應予加壓包扎,上止血帶者,注意上帶時間。
(五)、溫泉
注意事項:
1.浸泡前飲一杯溫開水(約200ml),補充水分。
2.飯后勿立即泡溫泉,約40-60min后浸泡為宜,否則會妨礙食物消化;饑餓時勿泡溫泉,否則容易疲勞,發生低血糖、頭暈、心慌、甚至虛脫。
3.入池前,須摘下身上的貴重金屬飾品,以防被溫泉硫化變色。
4.泡湯前將全身沖洗干凈及卸妝,同時暖身以適應水溫。選擇溫泉池時,一般由低到高逐漸適應。
5.分段浸泡,從腳部開始,然后到腰部,再至心臟位置;泡湯過程中如感覺胸悶、口渴、頭暈、出虛汗,可出池休息片刻,適當補充水分。
6.浸泡至全身出汗為好,但勿大汗淋漓。若泡得全身通紅,并出現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現象,應立即停止浸泡。
7.每次浸泡不應超過15分鐘,上池休息,然后再開始另一個循環。
8.冬季浸泡離池時,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感冒。
9.浸泡后應適當飲淡鹽水或溫開水。浸泡過程中,盡情享受,舒展全身。獨自浸泡時,多想愉悅的事情,也可仰天冥想、閉目養神,效果更佳。這些均會使大腦分泌“快樂素”(腦內嗎啡),使腦部血流量加快。腦細胞活躍,迅速消除疲勞,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不宜人群:
1.孕婦或生理期女性;
2.手術后未痊愈者;
3.酒后及過度疲勞者;
4.急性病癥(如急性胃腸炎等)、出血癥;
5.重癥心臟病、晚期高血壓、呼吸功能障礙者;
6.傳染病(如急性肝炎);
7.惡性腫瘤、癲癇病等;
8.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客人須遵照醫生指示及有健康成年人陪伴方可入池浸泡。